信用卡透支两百元,5年后却滚成万元“巨款”,这不是开玩笑,而是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
事情发生在杭州,2008年,董小姐在学校办了信用卡,信用额度仅200元,没用几次后就遗忘了。几年以后,董小姐接到银行合作公司的催账电话。账单显示,董小姐在2009年5月透支的191.11元,经过近5年密密麻麻的罚息,最后竟达 10854.43元。
近年来,银监会对大学生办卡严格控制,不少银行仍然打着“擦边球”,为大学生办理信用卡业务。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生活形态研究报告》中有数据显示,信用卡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为36.7%,大学生人均拥有信用卡数量达到1.9张。
由于缺少理财常识,过度消费,无力偿还,这些使用信用卡的大学生,一不小心就会成为“卡奴”,要么陷入用一张卡还另一张卡的怪圈,要么为欠下的钱而忧心,甚至出去打工赚钱,影响学业……
信用卡成“定时炸弹”
从银行走出来的那一刻,小云感觉解脱了,“刚才,我把最后一笔欠款还完后,就立刻把卡报停了,这半年真是折磨死我了!”她轻快地说。
小云是湖南大学大三的学生,去年办了一张可透支的信用卡,额度5000元。第一次透支,是为了去北京旅行,“爸妈没同意,就偷偷拿着信用卡里的钱去了,谁知道刷卡感觉像不花钱似的,一不小心就用了2000元”。成为“负翁”后,小云原本计划“紧缩”下个月的生活费还上,不料同学过生日,不但没能还上欠款,她又透支500块钱。
还款期限迫在眉睫,她不敢跟父母说,只得先还了最低还款额,此后每个月将信用卡里的钱取了存存了取,不知不觉,她需要还的贷款越来越多,最后只能打工还债。
在大学生群里,有小云类似经历的学生并不少见。湖南林科大大四女生黄媛曾经拥有四张信用卡,在数量上远远领先其他人。黄媛说,刚进校时,自己对信用卡其实并没有多大渴望,可是各大银行都在校园里设立办卡点,以各种赠品向大学生推销信用卡。看到几家银行的礼品十分精美,她一下子没忍住办了四张卡,心想:“只要不开卡消费,多办几张也没关系。”
可是没想到信用卡的诱惑并不止精美的礼品那么简单。“一些银行的信用卡可以分期购买手机、电脑和相机。分期付款,一个月只要花二、三百元,数额并不大。”黄媛说。
如今,黄媛在化妆品、服装、鞋子、皮包、电子产品方面的月均消费金额为1213元。每个月生活费只有800元的她在坚持了几个月后,最终选择了向父母求救。父母知道后非常生气,可总不能不帮孩子吧,一声叹息后,只能还清卡债,把卡没收。
被信用卡套牢,成为卡奴,背负巨大压力,影响学业,这些还不是信用卡负面影响的全部。在长沙某报社就职的小王工作两年,最近办理购房贷款时才发现,自己在大学时使用信用卡,有连续逾期未还的记录,已经被银行列入了信用黑名单,不管是去申请房贷、车贷,还是消费贷款,审批基本上都不可能通过。
使用信用卡的三大风险
相对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成熟的信用卡体系,近年来中国的信用卡行业虽然发展迅速,但是违约的情况却很常见。大学生被信用卡“套住”的直接影响,是使校园信用卡本金逾期率和本金不良率的居高不下。中信银行曾就此做过调研,结果发现,大学生本金逾期率是普通客户的2.3倍。可即使这样,原本没有消费能力的大学生办起卡来却一点也不难,只需提供身份证、学生证或者录取通知书就可以了。
银行发行信用卡的初衷可不是学雷锋,不管是直接还是间接,目标都是为了赚钱盈利。信用卡消费简单快捷,可背后却有着巨大的风险和隐患。
经济风险。比如说持卡人没有按时还账、或者超限刷爆卡之类的,银行都会按照规定收取一定比例的罚息或者滞纳金等,这个经济成本一般可不轻,罚息一般都是日息万分之五,而且还是复利模式,利滚利的话能够在短期内累积其巨额的信用卡卡债。
信用风险。信用卡的信用记录是构成个人信用档案的重要部分,如果信用卡违约的话,若是没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就会有信用污点甚至进入黑名单,此后涉及到信用的金融活动再也不会有主动权。
法律风险。一些卡奴认为,自己是个人,银行是公家,银行不可能为了公家的利益而对个人赶尽杀绝,殊不知如果卡债数目较大,银行可以直接动用法律,对卡奴提起相关诉讼,情节严重者有可能被拘留。
大学生如何正确使用信用卡?有关专家表示,首先,大学生应该做好每个月的支出预算,不能无限使用信用卡的透支功能。学会规避风险是大学生理性使用信用卡的第一步;其次,可以通过掌握信用卡的用途去学会理财。信用卡一般有一定的免息期,大学生最好算准这个时间在免息期内还款。此外,信用卡一旦开卡,即使不使用用也会有年费,在办理信用卡时,大学生应了解相关条例,避免产生信用污点。
一位大学老师则认为,大多数学生还不具备经济能力,有关方面应该完善学生资质的审核机制,提高大学生信用卡办理门槛。而且银行在学生办卡时也应更多地强调信用的问题,而不是一味宣传透支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