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银行已暗地自筹虚拟信用卡

发布:2014-04-04      来源:金融投资报      浏览:218

    3月,在中信银行与阿里巴巴和腾讯分别合作推出虚拟信用卡戛然而止之后,虚拟信用卡的未来成为业内热议的话题。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在多家上市银行的业绩说明会上,股份制银行纷纷表态等监管部门厘定清楚规则后,将重启虚拟信用卡。

 

    对此不少专家和银行业内人士认为,多家上市银行对虚拟信用卡的关注,意味着央行对于虚拟信用卡只是暂停并未终止。

 

    上市银行均看好该业务

 

    在3月28日召开的中信银行2013年度业绩发布会上,中信银行行长朱小黄首次公开回应对于央行暂停虚拟信用卡等相关支付业务和产品的看法:“我非常理解央行对于类似于虚拟信用卡等网络创新工具提出支付及其他功能上的安全要求,这些要求都是合理的。”

 

    朱小黄表示,目前正在跟监管部门进一步沟通,未来将继续推动各种网络产品的创新。

 

    与此同时,招行行长田惠宇在招行业绩发布会上也表示看好虚拟信用卡业务,等待监管部门将规则厘定清楚后,招行亦将在规则下积极推动虚拟信用卡。“虚拟信用卡监管的关键要分清商业信用和金融信用的区别。” 田惠宇表示,金融信用是以银行为主体吸收存款并发放贷款的信用方式,商业信用是以企业为主体,如赊账、分期还款。金融信用有货币创造功能,将影响整个社会,其本质是货币交易;而商业信用仅在企业内部交易,本质是商品交易。

 

    而银行信用卡是金融行为,因此管机构对银行发展虚拟信用卡的要求较高,对此,田惠宇表示理解。“这类交易在互联网金融的形势下是看好的。招商银行在虚拟信用卡方面的技术不成问题,等待监管部门将规则厘定清楚后,招行亦将在规则下积极推动虚拟信用卡。”田惠宇表示。

 

    虚拟信用卡并未画上“休止符”

 

    一边是阿里和腾讯推虚拟信用卡业务被禁,一边是银行纷纷表态未来看好该业务,接踵而至的消息无异于向互联网金融市场中投放了一枚枚重磅炸弹,互联网金融行业与传统银行业的博弈再一次成为业内人士的讨论热点。

 

    易观国际分析师张萌认为,“虚拟信用卡是对信用卡发卡方式和渠道的创新,是实体信用卡去介质化的一次尝试。”通过互联网对信用的挖掘,不仅能为参与机构带来庞大的信用消费及服务市场,更能帮助消费者通过信用,获得更多的金融创新服务。“因此,更多银行是看到了金融创新的优势,纷纷想要推出这块业务,在自身的优势上抢占更多的客户,”分析人士指出,央行暂停虚拟信用卡只是为其按下了“暂停键”,而并未画上“休止符”。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央行和其他监管机构承担的责任非常重,当他们认识到行业中存在一些风险和隐患的时候,停下来在技术和监管措施上进行修补,这是正常的行为。“未来并不代表央行和银监会对互联网金融的态度与市场所期望的是相反的,从银行们积极推动业务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虽然目前监管层暂停了某些互联网金融产品,但以后肯定还会开放,而且会伴随更加完善的规定,金融业内的一些规定是有必要存在的。”该人士表示。

 

    未来监管必不可少

 

    事实上,自互联网金融出现以来,就从未淡出过人们的视线。从最初势如破竹般的迅猛发展,到如今监管层面消息的层出不穷,互联网金融一直话题不断。与此同时,银行推虚拟信用卡业务如何防控风险也成为颇受大众关注的内容。“要依靠大数据的原理和优势,为信用安排的根据。在风险控制端,客户的交易等信用数据,需经过银行的风险情境设定的程序,看是否为银行风险底线。如果记录有违约,就可以调整相应参数。”对于如何防控风险,中信银行相关人士表示,互联网上有大量的商业和客户,银行必须参与,才能扮演好社会角色;银行也不能很粗率地进入,必须有很好的风控技术,而大数据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风险控制模式。“一般而言,互联网领域中的创新没有监管是最有利于其发展的,但互联网金融有其特殊性。由于其本质仍属于金融业,而法规是金融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对于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创新就一定需要通过监管使其规范化。”上述业内人士指出,互联网金融是介于传统金融机构与储户之间的中间层,由于金融行业的特殊性,相应的监管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线申请信用卡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