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保安,月收入1000多元,却持有16张信用卡。最近,浙江慈溪法院审理一起借贷案件时,发现被告是一名学校保安,通过套现信用卡偿还债务。自案件立案、发送传票、开庭宣判,该保安都没有出现。据其父亲说,儿子因债务较多,已外出避债,目前下落不明。
这位保安明知道自己收入不高,仍然自我放纵、大手大脚,办理多张信用卡,如今沦为卡奴实为“罪有应得”。但除了其本人,银行对“天量”办卡和巨额透支的恶果,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去年就有媒体报道,上海一市民曾特意致电各家银行客服热线,告知对方其儿子没有还款能力,但银行最终还是为其月收入仅有1000多元的儿子先后办理了25张信用卡,累计透支了近30万元,最终导致整个家庭只能“卖房还卡”。眼下,浙江这位保安的经历可谓如出一辙。收入微薄的保安轻松办下十几张信用卡,同样让人怀疑银行审核把关完全是走过场。
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信用卡的发行数量仅为300万张,短短10余年后,信用卡发行数量增加了将近百倍。信用卡“跑马圈地”爆发式增长的背后,很多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制造大批卡奴。不少“80后”甚至“90后”怀揣大把信用卡盲目消费造成入不敷出,不得已采取“以卡养卡”,致使财务和信用陷入双重危机的“卡奴”。更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持卡者自己无能力偿还后转化为家庭问题甚至社会问题,不少持卡者为了偿还信用卡透支而“拆东墙补西墙”,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有的甚至为此违法犯罪。
事实上,不少人士早已看到信用卡诱导下出现的数量庞大、负债消费却难以偿还的“卡奴”队伍,更看到了国家金融风险、银行借贷风险、百姓消费风险的“黄灯”甚至“红灯”。然而,直到如今,工作人员走街串巷地办信用卡送礼物现象依然相当常见,不少人士甚至热衷向大学生发行信用卡。这背后无不折射出职能部门在发卡行监管上的乏力,以及银行社会责任的缺失—在尚未建立起完整的社会信用体系,在信用卡发放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程序规则和审查监控机制时,各大银行却为了争取业务领地,在审核和发放信用卡的过程中对申请人的经济实力、信用程度、信息真实度等都缺乏足够的评估。尤其是明知他人无还款能力时依然为其办理多张信用卡,如此只注重眼前盈利,而忽视产品安全,显然有悖商业道德。更何况,从长远角度讲,信用卡坏账率的大幅度上升,对不加节制抢占市场争发信用卡的银行来说也是一大风险。
诚然,银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盈利,为了使利润最大化。但其在实现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也该尽力取得品牌、美誉度、社会形象等的最大化。这就需要银行主动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由“经济人”向“社会人”转变。换言之,银行在谋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自觉履行道德义务,对社会负起责任,积累一笔可观的道德资本;只有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声誉,其发展的空间才会越来越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