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早安山东》报道,“互联网金融”是近一段时间大家都在议论的,尤其是他们推出的层出不穷的收益明显有优势的“宝”们。近日,央行紧急下发文件,暂停腾讯、支付宝的虚拟信用卡产品,以及条码支付等面对面支付服务。这些天,互联网金融又被大家频繁提及。那么,这些互联网金融到底有哪些看不见的风险,又会引起怎样的影响呢? 我们来看看记者的调查。
小心互联网金融看不见的风险
二维码支付,用户通过手机等设备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实现支付结算操作。虽然快捷、方便,然而不能否认的是,涉及二维码诈骗的案件,屡见不鲜。在济南某高校上大三的小段最近就遇到了这样一件事。
学生:“我曾经有一次在买东西的时候,它让我扫一下二维码,说扫过了以后会有一个返利,但是第二天我再打开余额宝的时候发现我的五百元钱少掉了。”
随后讲过检查,同学们发现,这个返利二维码,其实是一个木马病毒,用于转走账户上的钱。
中国银联业内人士王建明:“条码支付本身这个技术,整个交易账户还有订单的安全性现在没有办法保证。持卡人在后续的权益追诉过程当中,相关的权益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
由于在身份识别、信息安全等方面,存在风险,13日,中国人民银行下发通知,暂时叫停虚拟信用卡和二维码支付业务。尽管并未确认何时能恢复,但央行也表示并未“一棒子打死”,下一步会从风险的角度统一评估两个产品。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魏建:“人民银行对它暂时叫停,应当是在规范中进一步发展的这么一个阶段,今后肯定还是要大力推动。”
虽然虚拟信用卡、条码支付目前面临的只是“黄灯”而非“红灯”,但想重出江湖,提高相应的安全度,是起码的门槛。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魏建:“支付如果是方便的话,快捷的话以及安全的话,肯定是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统一的规范,这样呢,能够使我们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既快又稳。”
规范互联网金融 网上转账消费额度将受限?
“暂停”而并非“叫停”,央行尚留有余地,正当大家对此期待之时,又媒体报道,央行近期将针对网络支付和手机支付业务,再出新规,这次的目标是“限制网上转账和网上消费额度”。
央行刚刚紧急下发文件,暂停二维码支付和虚拟信用卡,一则重磅消息又从业内传出:央行向多家金融机构下发:《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手机支付业务发展指导意见》的草案,进行征求意见。意见当中指出:个人支付账户转账单笔不超过1000元,年累计不能超过1万元;个人单笔消费不得超过5000元,月累计不能超过1万元。这也就意味着用户使用余额宝每年只能最多转入一万块钱。
学生:“之前余额宝利率比较高的时候,我们很多人喜欢把钱放在里面涨利息,如果限制转入转出的话,可能会给我们转出账带来一些不方便。”
不过这个消息,目前尚未得到官方的回应,但是央行态度明确,暂停二维码支付,是出于安全考虑。
中国银联业内人士王宇:“如果是个人身份信息不能有效识别的话,可能给我们银行会带来一个信用的危险,你的身份信息有可能会被他人冒用去申领这样一张卡。”
专家认为,这次央行出手监管二维码支付和虚拟信用卡,收益最大的无疑将是银联。目前,消费者每刷一次银联卡,提供刷卡机的用户都将支付一笔手续费,这个手续费被分成了三份,银行卡所属银行拿走70%,提供pos机的银联子公司,银联商务拿走20%,银联拿走10%,而虚拟信用卡、二维码等支付方式,本质上使用线上方式来做线下收单业务,绕开了银联,因此极大地冲击了银联的利益。对此,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魏建有着不同的看法。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魏建:“银联卡它主要是把大份额市场,高端市场,特别大户市场他们都基本占用了,并且银联的发展势头和它形成的格局,短期之内,我觉得互联网金融还难以对它形成根本性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