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要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离不开金融的强有力支持。
2014年1月19日,《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1年关注“三农”。其中,用来相当篇幅来指导今后农村金融发展的方向,并明确提出“鼓励邮政储蓄银行拓展农村金融业务”。这已是邮储第九次被中央一号文件“点名”支持“三农”。
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也让相关金融机构吹响了推进农村金融服务的集结号。日前,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学习中央一号文件暨推进“三农”金融服务座谈会上,行长吕家进表示,“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颁布之后,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资金投放。在农村地区,特别是涉及到小额贷款、小企业贷款,邮储银行将不设信贷管理上限。”
今年“一号文”含“金”量更高
虽然同往年一样,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离不开“三农”问题,但在邮储银行行长吕家进看来,“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含“金”量更高,涉“金”内容占据篇幅也更大。”
一直以来,在农村金融改革中,抵押物问题的解决是关键。以往金融机构服务“三农”常显得力不从心,原因在于原有“三农”贷款基本基于信用,违约风险高、收益低的问题长期存在。
“此次《意见》允许土地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的抵押、担保,使农民最大的资源发挥效用,改变了以前缺乏抵押担保物的状况,是有效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的突破口。”吕家进说。
此外,《意见》针对农业经营体制,提出了一系列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措施,涉及到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家庭农场、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
吕家进指出,整体来看,农业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现代化趋势日渐显现,产业化龙头企业将日渐增多。这样通过“产业联动、以大带小”,金融机构在帮助龙头企业解决资金供应的同时,将会带动产业链条上的农民致富和小微企业发展,放大金融服务“三农”的效果。从而发挥巨大的杠杆和扩散效应。
在农村金融市场上,面对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需求,任何一家金融机构都不可能“包打天下”。发展农村金融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参与、形成合力。
吕家进指出,《意见》可以说全面构建出了一个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
事实上,《意见》除了强化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服务“三农”职责之外,还明确提出“支持由社会资本发起设立服务‘三农’的县域中小型银行和金融租赁公司”、“培育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推动社区性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等改革条款。
吕家进表示,当前,在我国农村的部分地方和领域,金融服务重叠和服务空白的问题同时存在,充分发挥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其他金融组织的共同作用,广泛开展互补互利性合作,不仅可以取长补短,实现错位经营,共同进步,而且可以极大地提高农村金融的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
吕家进认为,《意见》的发布必将推动农村金融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以及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进一步优化,而今后农村金融服务的杠杆效应也将日渐显现。
邮储银行的“三农”服务使命
实际上,在以往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就明确提出了“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大力发展农村小额贷款”;“邮政储蓄银行要通过多种方式积极扩大涉农业务范围”;“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都要进一步增加涉农信贷投放”等。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在农村金融改革试点中,将邮储银行列为支持改革的主要金融机构之一。而回顾邮储银行如何从成立之初纯粹的储蓄机构,发展到今天成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吕家进感慨良多。
邮储银行在2007年成立之初就确定了“一大一小”的经营策略。“大”是围绕大企业,来解决过去长期形成的邮政储蓄资金运用问题。“小”是在广大农村地区,从小额贷款入手,来做好农村金融服务。而更重要的是,五年来,这一战略让邮储银行培养了3万多名信贷人员,锻炼出了一支熟悉农村信贷业务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也奠定了其在农村金融服务领域主力军的地位。
正如吕家进所说,邮储银行植根于服务“三农”,党中央、国务院对邮储银行的长远发展定位于“充分依托和发挥网络优势,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以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为主,为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提供基础金融服务,与其他商业银行形成互补关系,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邮储银行将始终把服务“三农”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和神圣使命。六年多来,邮储银行积极探索利用微贷技术创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系列产品,践行了“大银行专注小贷款”、“小贷款成就大事业”的特色发展道路,树立起了“普惠金融”品牌。
截至2013年底,邮储银行在农村地区投放的“两小”贷款余额2921亿元,占全行信贷资产总规模近20%;涉农贷款余额3882亿元,其中2013年新增2004亿元,增速近107%,超额完成了涉农贷款“两个不低于”目标。其中涉农小额贷款笔均放款额仅6万元,切实满足了“三农”客户群体迫切的融资需求。
银监会统计显示,在2013年,全国每新增发放10户小微企业和农户贷款,就有2.8户由邮储银行发放;商务部的信息表明,在目前全国县及县以下交易额的5100家农村农业专业交易市场中,邮储银行介入并提供服务的有4000家;邮储银行还在全国范围内围绕专业市场、产业集群建立了99家特色邮储银行支行,支持了一些蔬菜、药材、水稻、农业机械加工等领域整体产业化。
吕家进介绍,在下一阶段工作中,邮储银行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多种渠道倾力服务“三农”,在反哺县域经济、增加农村资金供给、改善农村金融环境方面持续加大工作力度:一是加强服务“三农”产品创新;二是优化服务“三农”运营流程;三是强化支农人才队伍建设;四是加大“三农”政策支持力度;五是深化电子银行助农服务。
对此,邮储银行副行长邵智宝还介绍,为了深入研究服务“三农”的有效途径,邮储银行去年成立了单独的“三农”金融部,并且在各省分行也都成立了“三农”金融部。因此,邮储银行便有了自上而下的体系,有专门的机构、专门的人员去研究“三农”问题,进一步加强“三农”金融服务。
此外,对于推进农村金融建设,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优化农村金融生态圈,是不可缺失的。邵智宝表示,邮储银行已经和地方政府、农业部门、农业龙头企业、农业担保公司、协会等部门合作,寻求信息和资源共享,搭建立体的增信体系建设,解决“三农”信用缺失的问题。目前已积极推动信贷下乡,开展信用村镇评比工作。
据了解,邮储银行信用村镇建设活动,目前在新疆、辽宁、黑龙江等农业大省成效显著,已经评选信用村镇3000多个;并结合信用村镇建设,广泛开展送贷下乡、送理财知识下乡等活动。部分分行还在有条件的乡镇、村广泛建设“三农”金融服务站100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