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涛:信用卡产业应加强“顶层设计”

发布:2014-10-31      来源:中国证券报      浏览:251

    国务院常务会议29日召开,决定进一步放开和规范银行卡清算市场,这也引起了各界的广泛热议。作为银行卡市场的核心工具,当前信用卡已经成为老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支付手段。近年来,我国信用卡产业获得飞速发展,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全国人均持有银行卡3.35张,其中人均持有信用卡0.31张。虽然银行信用卡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但是与欧美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相比,无论是我国的人均持卡量,还是人均信用卡消费和透支额,其指标都还比较低,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我国信用卡产业的发展,与国外走了完全不同的道路。国外的信用卡源自于实体企业的“草根创新”,然后走向了银行主导的规范发展,最终呈现银行与实体企业发行并重的格局。比较来看,信用卡在我国一开始就受到相对严格的监管,只能由具备资格的银行发行,从某种意义上看,当面临更加多元化的因素冲击,信用卡产业能否深入开拓发展,很大程度上就是能否适应从“高富帅”走向“屌丝”的过程,从而有效服务于更多的客户群体。


    信用卡之所以逐渐走向普及化,而且完全能够进一步拓展市场,也是基于几方面的因素变化。一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技术变革与进步,带来了信用卡基础设施、交易与清算结算效率的根本性改变;二是监管部门推动信用卡市场规则的完善、中国银联成立后实现的联网通用等,都促成了全国性的信用卡规范市场的建设;三是非常注重风险管理,避免了出现某些国家或地区曾有的信用卡风险失控;四是虽然在用卡秩序、市场交易、商务活动、信用环境等方面,现有的法律法规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但这些年来已经有了很大进步,这也为信用卡发展提供了“软环境”支持。


    对于信用卡的内在要素,笔者可以解读为以下几个方面,即信用、卡介质、交易流程中的主体、微观功能、宏观效应。首先,信用二字是最为基础和关键的,信用卡产业的历史依托于信用体系建设,其未来发展空间,也要在面向不同人群和领域,发掘信用、增进信用、构建信用体系上做文章,从而寻找新的业务“蓝海”。其次,随着技术的飞速变化,传统卡介质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其他的实体或虚拟介质,或许会逐渐替代传统的塑料卡,这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且涉及到一系列的制度冲击和挑战。信用卡产业涉及到众多利益主体,随着产业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将面临更复杂的博弈,因此如何实现共赢成为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再者,在微观金融功能方面,信用卡的前景是成为“移动金融超市”,在支付功能的基础上,为消费者提供多样的增值信用服务、融资服务、生活服务等。最后,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更加迫切、促进居民消费成为重中之重时,信用卡将成为支撑消费增长的重要助力。


    无论如何,当前信用卡产业面临“变”与“不变”共存的时代,虽然也一直存在“恶意套现”等事情,但总体上仍然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面临新兴电子支付的巨大冲击,但在较长时期内仍会占据零售支付领域的核心地位。


    支付清算体系是整个金融的基础设施,它又可以分为大额资金的支付清算、小额资金的支付清算、证券的交易清算。其中,大额系统是“高速公路”,以信用卡为代表的零售支付体系是“一级公路”,网络支付、移动支付等新兴电子支付则是四通八达的“二级以下公路”。无论是基于促进国内消费和电子商务的发展,还是面向促进跨境网络经济活动、人民币国际化、金融走出去的目的,都应该把信用卡产业的发展提升到更高的地位,不仅是在风险可控下的行业平稳发展,更是着眼于搭建高质量的支付清算“公路”,在国际范围内发挥重要的话语权。


    以支付清算体系的不同部分来看,在类似SWIFT的大额支付清算和证券支付清算领域,我国短期内还难与国外领先组织抗衡,但是依托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完全可以在零售支付领域、尤其是信用卡产业竞争方面争取有所作为,这就需要更有效的顶层设计。一方面,在新的开放式思路指导下,应加快推动清算市场的适度对内开放,落实和明确市场准入和退出规则,通过有效竞争来“做大蛋糕”,给予符合规则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参与清算的合法性。另一方面,尽快以银联为主体着力打造零售支付的“跨国航空母舰”与全球化的支付综合服务平台,突破监管层面、银联股东层面的各种制约,以股改上市作为“扬帆起航”的开始。实际上,包括VISA在内的诸多卡组织演变为公众化公司的历程也表明,这不会从根本上影响东道国的战略利益,反而能够以全球化下的游戏规则来增加话语权。


    总之,信用卡虽“小”,但卡产业所代表的零售支付却意义重大。在新丝绸之路建设如火如荼之时,通过推动信用卡产业与卡组织的国际化,也将能够为我国经济影响力提升、跨境经济活动的丰富、全球化的金融服务保障等,建设和提供零售支付的跨境丝绸之路。


在线申请信用卡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