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目前中资银行已拿下信用卡市场的半壁江山,但外资银行仍寄望拼服务抢占中高端市场。
渣打银行昨日宣布在中国境内正式推出信用卡业务,首发两套信用卡,这也标志着渣打成为继东亚、花旗和南洋商业银行之后,第四家在中国境内独立发卡的外资行。
渣打大中华区个人银行总裁安柏民(Gavin Opperman)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渣打选择此时独立信用卡,希望能够抓住中国国内的消费机遇。“完善产品线是关注高端客户的最好方式,发行信用卡可以拥有更多大数据,以了解客户的消费习惯。”
在谈及发行信用卡的盈利预期时,安柏民告诉本报记者,会主要评估整个客户群体而不只是单独产品的盈利,且不提倡银行推行单一产品以获得盈利的目的。而对于如何控制信用卡贷款不良率,也是从整体客户方向出发,而不专注单一产品。
而在信用卡业务的竞争策略上,渣打中国个人银行产品部董事总经理黄爽提出“大零售”概念,并表示通过加强电子化进程,在渠道上与客户建立更多联系。
由于网点和客户基础不占优势,加上独立发行需要满足监管要求并投入巨大人力物力,此前境内外资行普遍选择与中资行联名发行的形式。不过目前,外资行开始纷纷另辟蹊径,寄望于拼服务抢占中高端信用卡市场,获得其业务新增长点。记者从银行内部人士处获悉,恒生银行或有很大可能“离开”兴业银行,转向“单飞”。
据央行日前公布的《2014年第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全国信用卡累计发卡4.14亿张,环比增长5.83%,人均信用卡持有0.30张。不过从发卡规模来看,尽管外资行信用卡发卡量目前以每年40%~50%的速度增长,但仍无法与中资行相抗衡。截至2013年,获准在华发行信用卡的三家外资银行其市场占有率仍不及中资行的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