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风光不再:从高速增长到谨慎沉淀

发布:2023-11-30      来源:互联网      浏览:36

在“审慎稳健”的监管要求下,各大银行纷纷收缩信用卡业务,严控增量、清理存量,使得曾经风光无限的信用卡赛道不再是“跑马圈地”的盛况。

曾几何时,你是不是已经很久没在结账时自信满满地掏出信用卡了呢?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7年是信用卡的黄金增长期,尤其是在2017年,信用卡数量一年内激增1.2亿张,达到顶峰。然而,随后的2018年迎来下滑趋势,信用卡行业整体余额规模年均增速由2017年的36.9%降至2020年的4.2%。

有观点认为信用卡的颓势与支付手段的演变有关,移动支付在流量入口上具有天然优势,推动了移动支付习惯的普及。虽然这种解释没错,但实际上,大多数支付手段在使用时仍然需要绑定储蓄卡或信用卡。换句话说,即便是在移动支付时,信用卡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因此,仅从这一点解释信用卡行业规模下降,并不足以说服人们。

支持上述观点的另一个论据是,现在移动支付手段已经不再依赖于信用卡,例如蚂蚁的“花呗”、京东的“白条”等消费金融产品,它们本质上是金融服务,与信用卡类似,可提前满足购物需求并支持分期支付。然而,一些人对这种金融产品并不太接受,尤其是担心这种借贷会在征信上留下负面记录。因此,将这一点作为信用卡式微的主要原因虽然有道理,但似乎还不够全面。

从根本上分析,信用卡式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消费者对自己分期还款能力的信心下降。最近的调研显示,约35%的年轻人不使用信贷消费,而信贷消费的比例大多集中在收入的20%以下,年轻人逐渐告别“超前消费”的趋势日益明显。

除此之外,一些外部因素也在产生强大的影响。去年中期,银保监会与央行发布了信用卡新规,严格规范发卡营销行为,防范伪冒欺诈办卡和过度办卡等风险。在“审慎稳健”的监管要求下,各大银行纷纷控制信用卡的增量,清理存量,导致信用卡行业“跑马圈地”的时代结束,也不再追求数量。自2021年以来,越来越多的银行不再公开信用卡的发卡数量。过去,无论在大街上还是超市里,“信用卡办吗”的呼声随处可见,而现在这样的景象越来越少。信用卡新规提高了年轻人办信用卡的门槛,要求申请人的收入要持续稳定,具备还款能力,或者拥有可抵押资产。这使得收入不稳定的年轻人,尤其是在校大学生更容易被拒之门外。在过去,各家银行在大学食堂门口激烈角逐信用卡市场,如今这样的竞争已经不再那么激烈。

此外,越来越多的信用卡开始实施“降本增效”的战略。今年以来,多家银行宣布从2024年起对一部分信用卡的权益活动进行调整,部分权益到期后将不再续期。众所周知,信用卡的附加服务一直是持卡人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是银行拓客和留客的重要手段。现在,连这些权益都开始受到限制,一些“撸卡”客可能开始质疑这样的卡还有何用。同时,一些小众群体本来就对信用卡的使用持保留态度,试图用其他投资方式覆盖信用卡的使用成本,然而现在看来这种策略也面临着困境。考虑到这诸多因素的叠加影响,信用卡的风光不再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线申请信用卡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