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央行公布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公示信息(2022年6月第四批),其中10家退出续展,8家中止续展,1家不予受理续展,另外还有8家早期在《支付业务许可证》有效期内已主动退出,剩余52家通过续展。
去年8月份以来,央行公布了四批185家支付机构的牌照续展,在总计发放过的271块支付机构牌照中,目前在央行官网上公示有51张牌照被注销,此次公示后,在注销榜上又要增添几家了。
当然支付牌照的注销也包括三种情况:一是因为严重违规被央行注销牌照;二是主动申请注销;而第三类是由于央行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征求意见稿)》中,要求对同一法人、同一实际控制人持有的非银行支付机构数量进行约束,所进行的业务合并。
在2002年中国银联成立后,银行卡逐渐走入生活,但是除了银联商务公司外,鲜有专业支付机构从事商户机具布设,以及支付网络建设,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银行卡支付的规模化发展。第三方支付行业出现后显现出很强的市场化优势,以及业务开拓能力,推动了支付行业的超常规发展,而传统金融行业的支付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支付行业发展的要求。
央行本着支持和鼓励支付行业市场竞争,同时对支付行业进行有效和规范管理的原则,2010年开始实施了第三方支付许可证制度,先后有271家第三方支付企业获得央行《支付业务许可证》,第三方支付服务被纳入到行业监管体系。
从十年来“支付牌照”制度实施的整体情况来看,对确立中国支付行业发展,特别是移动支付在全球领先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据央行报告显示2021年非银行支付机构处理网络支付业务10283.22亿笔,金额355.4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30%和20.67%。
然而,在成绩面前也不得不承认,“支付牌照”制度也同样带来了诸多问题,中国支付行业大发展的背景下隐藏着乱象丛生。笔者在2011年参与过一家支付企业的拿牌工作,同时也观察到其中存在着大量的不良行为。
曾经参与过早期有支付行业自发在中关村举办的座谈会,到会后发现参会者多数有点像中关村卖电脑转行支付行业的感觉,自此再也不参与这类会议了。退出支付行业后,更看到大量良莠不齐的企业、机构纷纷涌入支付行业,至此放弃了之前对支付行业的正面看法,成为对第三方支付的“批评者”。
支付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也日渐暴露出来,很多一开始曾经信誓旦旦,并不惜代价获得支付牌照的企业,由于自身业务实力不足,在经营过程中无法实现当初争领《支付业务许可证》时所预期的市场收益。
扭曲的利益驱使下,让一些支付企业违法违规经营现象屡见不鲜,如占/挪用客户备付金/商户结算资金、跳过清算机构直接银行、利用市场垄断地位拦截客户真实交易信息,市场中很多商户的收单机具套码、跳码现象猖獗,甚至为某些违法犯罪行为提供资金渠道,堕落成为违法犯罪的帮凶,而屡次遭到监管部门的惩处。
央行近年来对支付行业的违法违规现象进行了大力整顿,一方面取缔违法违规企业的持牌资质,另一方面出台了“断直连”,以及“备付金新政”的政策,从根本上断绝了一些第三方支付企业的不良“企图”,同时也基本上斩断了一些中小规模支付企业的“财路”。无论是主动退出,还是被监管处罚,退出市场是这类企业无奈地选择,目前已经有50多家持牌企业,或主动注销,或被监管机构终止了支付牌照。此次续展之后,在“已注销许可机构”的名单中又要添上一批企业的大名了。
有意思的是,虽然实施支付牌照的初衷是好的,但是经过十多年发展和洗牌,并没有实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反倒是形成了“寡头”模式,几家具有规模的支付企业就占了市场99%的份额。一些中小支付企业错误地以为支付是一个“暴利”行业可以挣快钱,导致很多中小企业不顾自身对支付行业的认知水平和业务实力,纷纷涌入这一赛道。
不过事与愿违的是,一些中小规模的支付企业要么难以为继主动注销,要么就维持现状待价而沽,只能期待一些互联网头部企业或电商企业,出于涉足电商业务中的支付环节要向其它持牌或收单银行支付手续费的成本,不如自行收购支付牌照,还可以按照监管要求,避免陷入“二清”现金,并保护用户数据和经营数据等敏感信息等问题的考虑,对中小持牌企业进行收购。互联网或电商企业收购支付牌照,还是从收购方自身业务生态降低支付成本的角度考虑,并非要参与到传统广义的支付渠道建设当中。
这样的话,规模位居前位的支付企业,加上这些支付以自营为主的互联网头部企业,实际上只需要二、三十家持牌支付企业,就基本覆盖了整个市场,既可以实现参与企业市场化充分竞争的态势,又让参与企业实现规模化经营的目标。
如今,一些支付企业无奈地放弃了支付牌照,与当年蜂拥而至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实际上,200多张支付牌照仍然还是太多了,未来仍然会有一些实力不济的支付企业会陆续退出这一行业。这就是支付行业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