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银行卡发卡62亿张 信用卡经营模式发生重要变革

发布:2017-03-06      来源:移动支付网      浏览:644

  目前,我国银行卡发卡、受理和交易规模分别是美国同期的4.3倍、1.7倍和1.6倍,均位居世界第一。随着中国银行卡产业的快速崛起,中国在全球支付产业版图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2016年,我国银行卡产业呈现出五大基本特征。

  1.银行卡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

  2016年,我国银行卡产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在发卡方面,截至2016年末,全国银行卡发卡总量预计超过62亿张,同比增长14.5%,连续十年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2016年,全国银行卡跨行交易笔数和金额分别达到271.1亿笔和72.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8%和35.2%,高于其他国家的增长速度。

  在受理市场方面,2016年,全国联网商户和POS终端分别超过2000万户和2400万台,ATM终端近80万台。目前我国银行卡渗透率接近49%,超过了部分发达国家的水平。以银行卡消费金额测算,我国银行卡产业规模在全球占比已超过30%。一些支付产业起步较晚的国家开始以中国为榜样,借鉴中国经验,引进中国支付技术与标准。

  2.移动支付快速发展并成为产业创新的亮点

  2016年,我国移动支付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人民银行《2016年第三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数据显示,仅2016年第三季度,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处理网上支付业务116.07亿笔,金额达433.9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41.34%和0.26%;移动支付业务66.29亿笔,金额35.3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45.97%和94.45%。非银行支付机构共处理网络支付业务8440.28亿笔,金额26.3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06.83%和105.82%,移动支付在支付市场的地位日益重要。

  近年来,支付产业的发展进程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加入支付市场的竞争,商业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公司等产业各方共同推动了支付市场的多元化发展,支付介质也正加速从PC端向移动端迁移,形成了以NFC近场支付、二维码扫码支付为代表,手环、手表等智能移动终端支付为补充的移动支付新格局。

  自2015年末以来,中国银联以NFC全手机和HCE技术为基础,联合商业银行、境内外手机厂商、电信运营商等产业各方推出了“云闪付”移动支付新体系,利用支付标记技术,为用户带来安全与便捷相结合的移动支付新体验。目前,境内主要商业银行均已支持包括HCE、Apple Pay、Samsung Pay、Huawei Pay、Mi Pay在内的银联“云闪付”产品。“云闪付卡”累计发行超过2200万张,全国支持“云闪付”终端数超过800万台,覆盖餐饮、购物、游乐等各个生活领域,全年累计实现交易1.9亿笔、217亿元。

  与此同时,二维码作为一种简单、便捷的交互方式,以其推广成本低、受众面广的特点,在消费者、商户、商业银行中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已经成为当前移动支付小额高频领域的重要工具。

  2016年12月12日,在“云闪付”推出一周年之际,中国银联联合产业各方按照“标准共制、市场共建、资源共享”的理念,发布了“银联二维码支付标准”。该标准基于银行卡支付的四方模式,通过统一技术实现不同机构间二维码支付的互联互通,支持扫码转账、主扫及被扫收单、ATM取现等不同场景,满足客户便利化的支付需要,实现了银联“云闪付”的全面布局。

  3.银行卡自主品牌国际化取得新突破

  过去十余年,中国银联围绕“全球网络、国际品牌”的战略愿景,不断加快国际化进程。截至2016年末,银联卡全球受理网络已延伸到160余个国家和地区,境外累计开通商户近2000万户、ATM终端超过130万台,境外累计发卡超过6800万张,市场规模日益壮大,银联品牌已逐渐成长为国际主要的支付品牌之一。

  2016年,中国银联继续积极支持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紧紧抓住战略机遇,不断拓展沿线国家支付网络。目前,在“一带一路”沿线的65个国家和地区,中国银联已在其中近50个市场开展业务,部分国家银联网络覆盖率达到9成以上。在受理业务方面,哈萨克斯坦、土耳其等大部分沿线国家均已开通银联卡受理业务,蒙古、阿联酋等国家更是实现了受理全覆盖;在发卡业务方面,东南亚东盟十国均已实现本地发卡,蒙古、尼泊尔、巴基斯坦、也门、黎巴嫩等也实现了银联卡发卡的突破;在清算业务方面,中国银联在俄罗斯提供人民币清算业务,更好地满足了发卡机构的清算服务需求。

  2016年,银联支付技术标准“走出去”取得了新的重大突破。在老挝、泰国协助建立本地银行卡支付系统之后,中国银联又与亚洲支付联盟(APN)的会员机构达成芯片卡标准授权合作,新加坡、泰国、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家的主流转接网络将把银联芯片卡标准作为受理、发卡业务的技术标准。这标志着中国金融技术标准“走出去”取得新突破。

  4.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经营模式正发生重要变革

  2016年9月6日,以借贷分离、取消行业差别定价为核心内容的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定价改革正式实施,这促使商业银行对银行卡业务的经营作出调整。信用卡日渐回归其零售支付和个人消费信贷工具的角色,信用卡中心的收入结构将发生变化,对信用卡中心的经营策略产生深远影响。

  同时,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推进也将促使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经营策略的调整。2016年4月,信用卡透支利率在政策面放开,使得发卡银行可根据自身市场策略、风险定价能力向不同群体发行差异化产品,不同信用卡发卡机构将形成差异化的经营策略。

  此外,商业银行在信用卡业务经营机制和组织形式等方面积极探索,中信、光大等股份制商业银行宣布成立信用卡子公司,民生银行也有意分拆信用卡业务,以实现独立运营。

  5.监管政策进一步完备,产业环境不断改善

  为推动我国支付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促进市场竞争,激发市场创新活力,2016年,监管部门加快了监管制度的建设步伐,加大了监管力度,促进了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一方面,不断完善监管制度,有效填补制度空白。在银行卡清算市场方面,监管部门发布了《银行卡清算机构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了我国银行卡清算市场准入制度;在银行账户管理方面,人民银行印发了《关于落实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制度的通知》,对Ⅱ、Ⅲ类户的开立及使用作出了细化规定,有利于商业银行加快业务创新步伐,提升客户服务水平;此外,监管部门还推动定价改革,不断完善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定价机制。

  另一方面,加大了市场规范力度。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人民银行等14部门联合发布了《非银行支付机构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支付机构开展跨行支付业务必须通过人民银行跨行清算系统或者具有合法资质的清算机构进行,逐步取缔支付机构与银行直接连接处理业务的模式,这将从根本上改变支付市场清算格局,对市场将起到重要的指引作用。

  在支付市场规范方面,人民银行等14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银行卡清算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要求按照“防范风险、自主可控”的原则,依法建立银行卡清算服务等金融领域安全审查机制,对银行卡清算机构业务系统、终端、设备和密码产品等提出信息安全管理要求,强调创新支付相关动态评估和风险防范要求,切实维护支付体系稳定运行和国家金融安全。这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实施,必将进一步促进支付产业在规范中健康发展。
在线申请信用卡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我的评论